台灣的檳榔西施文化看紅唇族的夢魘—口腔癌
醫學碩士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耳鼻喉科主任 劉博仁醫師
(版權歸作者 請勿任意轉載)
張先生是一位三十五歲的壯年人,九年前因為口腔有一些白斑來找我診治,當初除了將白斑作雷射手術切除以外,病理報告是良性的,知道他吃檳榔已經有多年了,可是勸他也沒有改。
去年他又來了,這次是因為右邊的舌頭破了一個洞,有三個星期,當我一看就覺得不妙。因為外觀看起來與一般良性的口腔潰瘍不同。果然切片證實是口腔癌,全身檢查並未發現轉移,所以做了部分舌頭切除手術,脖子的淋巴腺也一併部分切除,還好都未發現轉移。這回他真的怕了,檳榔不敢再吃。像這種屢勸不聽的患者比比皆是,今年衛生署統計資料發現,國人口腔癌已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第4名,患者多為40、50歲壯年男性,對家庭影響甚巨,口腔癌成為國民健康局積極防治的目標之一。口腔白斑或是紅班,稱為癌前期病變,沒有症狀,可能轉變成癌細胞的機率各家報告不一,從3%到18%皆有可能。
「劉醫師,現在我都勸我的狐群狗黨朋友戒檳榔。」張先生每次看門診都喜歡開玩笑。
「對呀,免得像你一樣還開了大手術。」我回答。
「其實我那時很想戒檳榔,但是每次看到檳榔辣妹。尤其是穿的少的都會想去買一些,順便把妹。」他輕鬆的回答。
我心想,這也不就是台灣的另類奇蹟嗎?我還記的五年前一位來自南非的外國好友跟我問為什麼有需許多人在路上吐血又若無其事,我一聽就知道是台灣檳榔族亂吐檳榔汁所造成的,經過解釋後他才恍然大悟。之後老外朋友還帶著像機到檳榔攤拍所謂的betal nut girls,也就是檳榔西施,唉,這也是台灣的另類文化,但是造成許多人無法戒掉檳榔就非常罪過了。
「劉醫師,口腔癌是不是就是舌癌?」張先生問。
「不完全正確,口腔的解剖構造,由嘴唇,到軟硬顎之交接處,可分為上下唇、頰黏膜、口腔底、舌、硬顎、齒齦、臼齒後三角等部位。那一部位出現惡性腫瘤,就稱之什麼癌,如舌癌、頰黏膜癌、唇癌……等等,但都可以通稱為口腔癌。在國外以唇癌最常見,在國內以舌癌及頰黏膜癌最常見。」我仔細解釋。
「我會找朋友來給妳檢查。」
「其實造成口腔癌之病因包括吃檳榔、喝酒、抽煙、假牙裝配不當、嗜吃辛辣食物等等。如果發現口腔潰瘍、口腔腫瘤、口腔疼痛、牙關緊閉、口臭、頸部腫塊、口腔出血等等就趕快求醫,切片檢查。」我跟他重複這老掉牙的衛教。
需知道檳榔的組成包括檳榔青、荖葉、荖藤及石灰。而檳榔青內所含的多種檳榔植物鹼及荖葉內所含的酚皆具有促癌活性,荖藤所含的黃樟素也是致癌物。相信許多人都記得一九九五年高雄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如果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的話,那麼光抽菸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十八倍,光嚼檳榔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二十八倍,嚼檳榔並抽菸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八十九倍,嚼檳榔、抽菸、喝酒三樣都來的話,罹病率則大增至一百二十三倍。
「對了,劉主任,口腔癌有沒有什麼保健的營養品?」張先生的太太問。
「在口腔白斑的患者應多攝取維生素A、胡蘿蔔素、茄紅素,有部分的研究指出大量茄紅素可以降低口腔白斑病變的轉癌率,而口腔癌的患者也應多補充茄紅素等抗氧化營養素,尤其是硒元素更是重要,因為有研究指出,硒元素可以降低頭頸癌、前列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的復發率,但是一定要戒檳榔、戒煙、戒酒,否則一切是空談。」我說。
「好啦,我叫我的朋友多看檳榔西施,但是不要買檳榔,買飲料就可以了。」他說完,看得出來他太太又氣又好笑的表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