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口腔潰瘍的面面觀

營養醫學碩士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劉博仁醫師
(版權歸作者 請勿任意轉載)


所謂「病從口入」是有它道理的,身為消化系統的第一線,口腔黏膜無疑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有時會伴隨生殖、泌尿系統的潰瘍發炎。口腔破了一個洞或是數個洞,相信大家都有這方面痛苦的經驗,中醫會說火氣大,而西醫會說壓力大、睡眠不足、維生素B群缺乏等等,不過一般口腔潰瘍須作下列鑑別診斷:

1. 感染:包括病毒(第一型或是第二型泡疹病毒、科沙奇病毒、腸病毒等)、細菌、梅毒、黴菌或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而愛滋病患者也有可能因免疫力降低而感染泡疹病毒或是白色念珠菌。

2. 免疫疾病:貝歇氏症後群(Behcet’s syndrome)、天泡瘡、克隆氏病(Chron’s disease)、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多形性紅班(Erythema multiforme)、食物過敏或是不耐等。

3. 原因不明:復發性口腔潰瘍(Aphthous ulcer),此為最常見之潰瘍。

4. 營養素缺乏:如維生素B2、維生素C缺乏、貧血等。

5. 藥物引起:許多藥物的過敏不但造成皮膚起疹子,還會造成口腔黏膜的潰瘍,最嚴重的就屬史帝文生氏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及毒性表皮壞死溶解(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藥物如磺胺類抗生素、抗痙攣藥物carbamazepine、phenytoin、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等,都有可能引其嚴重的皮膚及全身黏膜潰瘍崩解,是會致死的嚴重疾病。

6. 腫瘤:一般有咀嚼檳榔、抽煙、喝酒的朋友或是有配戴不合的假牙,一定要注意口腔潰瘍超過二週未癒合,就要考慮口腔癌的可能。其它如白血病也有可能出現口腔潰瘍病變等。

口腔潰瘍如果是屬於復發性口腔潰瘍,造成的生活品質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一位女患者因為一年當中有一半的時間需面對口腔潰瘍,甚至憂鬱到想自殺,我看她的資料也知道她做過許多的檢查,包括切片、驗血檢驗免疫功能等等,可是其他醫師都告訴她要放鬆、多補充維生素B群,不要吃刺激的食物,嚴重時醫師會用類固醇去壓,但是對於類固醇的使用她也心生恐懼,來找我時,我也專業本能的想如上述的處理方法,直到她說了一句話:「劉主任,你知道嗎,有時候我真想死掉算了。」這時我才在忙碌的門診當中回神過來,我告訴她說:「妳不要胡思亂想,我盡力幫你想辦法。」後來經過自費一滴活血檢驗以及食物不耐檢驗發現他有嚴重的腸漏症,並且對於牛奶、小麥、奇異果有嚴重的過敏,建議她所有的乳製品及含有麩質的麥類食品完全避免。有意思的是經過漫長的食物輪替法之後半年後,居然潰瘍的問題已經好了七至八成,一年當中累積口腔潰瘍發作約六週左右,雖然無法完全根除,不過她已經非常滿意了。你問我如何幫她做到,其實很多重點也是許多醫學教科書沒有寫到的。

本來復發性口腔潰瘍雖是原因不明,但一般醫師會認為是免疫系統因為病毒感染、食物或是過敏物質等導致免疫細胞活躍,進而攻擊自身的口腔黏膜,使的黏膜出現防禦上的漏洞,進而產生潰瘍。

在此對於有反覆性口腔潰瘍的朋友,建議遵循以下步驟來處置:
1. 先避免刺激誘發因子:如辣椒、油炸食物、煙、酒精性飲料、咖啡或濃茶等,多喝水。
2. 免疫力的生活調整:充足睡眠、避免壓力、適度的運動。
3. 尋求醫師檢查:排除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的可能。
4. 記錄飲食日記:如此可以找出相關的潛在飲食過敏或是不耐的蛛絲馬跡。
5. 抽血檢驗:急性過敏可以抽食物專一性IgE檢驗,食物不耐則可抽血檢驗食物IgG甚至IgG4,來幫忙找出無法確認的食物不耐因素。
6. 營養醫學處方調整:盡量運用營養處方來調整腸道以及免疫系統,以降低口腔黏膜潰瘍的機率,如腸道益生菌、酵素、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抗氧化劑、微量元素鋅、硒、鍺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來看診主訴是口腔,尤其是舌頭有一些奇怪的
感覺,如澀澀的、熱熱的、燙燙的、苦苦的、刺刺的、甚至舌頭痛,大部分的人口腔檢查起來並無太大的異樣,年紀大或是女性患者較多,我會確認是否有假牙或是補牙過沒有,因為過去補牙的銀粉包含汞金屬,因為這種口腔的感覺都還在,可能是對於金屬物質或是特殊食物過敏,我曾經建議一位舌頭痛又有口腔慢性潰瘍的病人將補牙銀粉換成樹脂材質,後來他舌頭及口腔的症狀不藥而癒。再來就是維生素B1、B2、葉酸、B12缺乏有可能會產生口腔舌頭的感覺異常,如果你的舌頭痛或是感覺異常時,先注意是否有不適的假牙填充物,可以跟牙醫生討論是否要換其它材質,要不就是記錄飲食日記,看有無可能的致敏食物造成困擾,再不行就要做食物不耐檢測,如此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博仁醫師 的頭像
    劉博仁醫師

    劉博仁醫師.營養功能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