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車禍的原因居然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耳鼻喉科主任 劉博仁醫師
醫學碩士
(版權歸作者 請勿任意轉載)
張先生是一名四十歲病患,因發生車禍造成腦震溫住院,外科會診耳鼻喉科是因為他同時有流鼻血的情況,當我見到該名病患時,他微胖的身材及腫大的顎扁桃腺馬上引起我的注意,仔細檢查還發現他有鼻子的毛病,他亦有高血壓病史,我問他是否因打嗑睡造成車禍,他點點頭並表示開車非常容易打嗑睡,這是第二次因打嗑睡造成車禍了,當然經過我的勸說為他安排了『睡眠多重生理檢查』,並約定一週後看報告。
結果出來,他是一重度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呼吸干擾指數(RDI)高達四十,最低血氧濃度約七十,後來經過二階段鼻腔及咽喉的手術,他睡眠品質大好,白天開車也不太打嗑睡了,最後一次門診他說:「我車禍的原因居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聽都沒聽過,別人還誤會我是不是喝酒開車呢。」
所謂睡眠呼吸中止症侯群的定義是每小時有五次或睡眠七小時有三十五次呼吸暫停的情形,這呼吸暫停需有十秒以上,而這暫停的次數即為呼吸干擾指數(RDI),換句話說,RDI≧5即表異常。依機轉又分為阻塞型、中樞型、混合型。而這些症侯群有時可因睡眠血氧過低(正常應為九十以上)造成許多嚴重併發症,如高血壓、心律不整、白天易打嗑睡造成工作或開車的危險、性功能障礙等。
當然,這只是我治療很多這類型患者之一,許多人合併打鼾,也有單純打鼾而沒有太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接受治療。不過這已經不是單純個人健康問題,它所衍伸出來的就是交通安全的危害,譬如本例 張 先生就是,因為他個人問題造成其它車輛的危險,當然如果駕駛者是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那發生問題更是令全車乘客陷入極大的危險中,已有數篇國際知名論文談到此情況之嚴重性,如美國史丹佛醫學中心於二00二年三月發表於知名耳鼻喉科期刊,統計一0八七名駕駛之睡眠與發生車禍的次數關係發現,睡眠品質不佳的病患有較高比例會發生車禍。
一般大型醫院皆有睡眠中心做監測的評估,可瞭解病患睡眠時的多種參考指標,醫師可根據這些指數配合耳鼻喉科醫師的理學檢查來決定病人的治療方式,一般常見的解剖構造異常包括鼻部問題(如鼻中隔彎曲、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過敏性鼻炎、鼻咽腺樣增殖體肥大等)、口咽問題(如過大的顎扁桃體、過厚的軟顎、過長的懸雍垂、短下顎、巨舌症、舌根過厚、口咽腫瘤等)或喉部問題(如喉狹窄、喉炎、喉腫瘤等)。
一般治療方式有手術及非手術法,各有優缺點,也並沒有那一種治療一定能根治,以我個人的經驗,不管是手術、雷射、射頻皆有一定之適應症,其成功率也與中止症之嚴重程度及病患保養狀況有關,而非侵入之治療方式不管是呼吸陽壓儀或口腔內裝置皆需長期病患之配合。
以下是患者一定要注意之事項,若注意保養,即使不治療也有一定的改善率,但若不好好配合,則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也可能改善有限:
1.肥胖必須減肥 ,因為肥胖會造成頸部呼吸道的阻力增加, 因而造成打鼾。
2.持之以恆的運動,如此可維持全身及頭頸部的肌肉張力,避免鬆弛的呼吸道造成震動而產生鼾聲。
3.避免吃安眠藥或鎮靜劑,睡前連抗組織胺的藥物也儘量不服用。
4.要戒煙,以及睡前不可喝酒。
5.要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並且頭位偏高,儘量側睡。
6.注意睡眠時空氣溫濕度,避免太乾太冷。
其實若是你時常開車容易打瞌睡,就必須檢查是否有睡眠呼吸終止症,以免發生更大之危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