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照顧小孩的方式,是會改變小孩長大之後的表現

 

劉博仁 醫師/博士

 

  2004年,一位神經科學家麥可・米尼(Michael Meaney)發表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當鼠寶寶出生後,有些鼠媽媽很會照顧鼠寶寶,並經常幫寶寶舔毛理毛,當然也有鼠媽媽不太照顧寶寶,甚至是忽略寶寶。結果當這些鼠寶寶長大後,研究人員發現,當壓力來臨時,小時候受到良好照顧的寶寶,比較能面對壓力並且很快冷靜下來,而從小被忽視的寶寶則在面對壓力時,不但反應劇烈,而且抗壓性較差。後來檢測這些老鼠腦部『海馬迴皮質醇接受器DNA甲基化』的程度,發現從小受到良好照顧的小鼠,愉悅感血清素濃度較高,壓力性皮質醇濃度較低,連帶造成海馬迴皮質醇接受器DNA低甲基化,使得皮質醇接受器大量表現,當然,這結果促使這些老鼠表現會比較冷靜。

 

    後來又有加拿大學者直接研究自殺者的海馬迴皮質醇接受器DNA甲基化程度,結果發現從小遭受虐待或是被忽視的人,其腦內海馬迴皮質醇接受器DNA甲基化的程度確實比較高,顯示應該是處於長期壓力緊繃的狀態造成的結果,這是從小『照顧環境好壞』影響基因的表觀遺傳其中一個例子罷了。

(本文摘自『誰說疾病一定會遺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博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