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苦談 – 談慢性B型肝炎的保健

營養醫學碩士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劉博仁醫師
(版權歸作者 請勿任意轉載)

戴先生是一位50歲又事業有成的商人,從他健康黝黑的皮膚可看出是一位熱愛運動的人士,這天來到營養醫學門診。

「戴先生,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我問。

「劉醫師,我是B肝帶原十幾年了,你也知道,帶原的人要根除這個病毒是非常困難的,我其實已經看過許多醫生,不過就是沒辦法根除。」他娓娓道來許多B肝帶原者的憂心。

B型肝炎這種專門侵害人體肝臟細胞的病毒,當它進入人體之後,很快的其表面抗原就結合到肝細胞,並且在肝細胞核內進行繁殖複製。當我們被感染B型肝炎之後,驗血可發現表面抗原(HBsAg)陽性,如果表面抗原(HBsAg)持續超過半年以上,這時可稱做B型肝炎帶原者或是B肝帶原,也符合慢性肝炎的診斷。B肝病毒在肝細胞內繁殖後,會產生一些蛋白質,其中一種叫e抗原(HBAg)的蛋白質,如果在血液中被檢驗出來,或是病毒核酸(HBVDNA)濃度過高,則認為這病人體內的病毒正在繁殖。

「戴先生,據統計台灣B肝帶原約有15%,我想你也清楚由B型肝炎引發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和肝癌是不容忽視的。」我一邊說明一邊看他的病歷。

自從台灣施打B行肝炎的疫苗之後,的確降低了嬰幼兒感染B型肝炎的比率,也降低了這些幼兒未來罹患肝癌之比率,這是台灣公共衛生的成就。

「你說的我都清楚,所以我都盡量遵循醫生的建議,睡眠充足,不亂服用成藥,不抽煙喝酒,並且規律的運動,我最喜歡打高爾夫球…」說著說著,戴先生嘴角揚起了笑容,彷彿高爾夫球運動是他的最愛。

「不錯呀,你的保健方式很好。」

「我想請問為什麼B肝會造成肝硬化?」戴先生的問題很好,我還記得以前醫學院時肝膽腸胃科主任是如何解釋這機轉。

「當你感染B肝病毒時,你會產生表面抗體(Anti-HBs Ab)來對抗這病毒,麻煩的是一旦B型肝炎病毒進入肝細胞之後,它就會一直躲在肝細胞內,此時人類的表面抗體(Anti-HBs Ab)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我們血液中淋巴球T細胞會來破壞受感染的肝細胞,這種情形反而破壞人類肝細胞,所以肝細胞內的酵素,如GPT及GOT就會釋放到血液中,所以醫生都會檢驗這GPT和GOT來判斷是否有肝發炎的現象,到目前為止你還聽的懂嗎?」我怕戴先生一時無法吸收。

「沒問題,你講的我瞭解。」

我繼續回答:「所以當肝臟發炎時代表人體免疫細胞與病毒之間的戰爭,不過因為戰場在肝細胞,所以受傷的反而是肝臟本身。雖然免疫細胞可能佔上風,不過肝臟反而因為這樣造成破壞,逐漸形成纖維化,也就是肝硬化。」我一邊說他一邊點頭。

其實根據統計大約10%以上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會轉變成肝硬化,而慢性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是非帶原者的100至200倍,所以長期規律的追蹤對慢性B肝的患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不過去年因為GPT上升到250,所以醫師開給我肝安能。目前GPT又回復到正常,真的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肝』苦無人知。」戴先生苦中作樂說。

目前用來幫忙消滅B型肝炎病毒的藥物有兩種,一種是干擾素,它可以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之T淋巴球,增進免疫戰鬥力,每兩天皮下注射一次,持續約半年,也有長效的,副作用猶如感冒一般,會發燒、食慾不振、肌肉酸痛等,另一種藥是就是肝安能,它可以阻擋並破壞病毒之繁殖機能,使病毒量急劇降低,每天一粒口服,持續約一年以上。但是研究顯示,過去沒吃過肝安能的病患,在服用一年後,出現抗藥性的比率約為一成五,兩年則增至兩成,三年上升到三成,顯示病毒突變的機率相當高,但也有患者吃了三、四年,病毒並未產生突變。目前還有肝適能,也是口服藥。

「我現在是想問你有關肝臟保健方面有沒有適合的保健品?」一般人都會有這個想法。

以往曾有癌症病人聽信偏方,食用蜈蚣、蛇膽等解毒,結果造成猛爆性肝炎。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切忌不可亂吃補,以免反而成了反效果。

我解釋:「醫師大多會開乳薊草成分的silymarin來保肝,另外你要注意維持腸道的健康,減少腸菌或毒素流入血中,多多攝取腸道益生菌及酵素,每日可服用卵磷脂,還有每日攝取B群維生素、葉酸、各種抗氧化劑、重要微量元素、各種必需氨基酸及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來幫助肝臟修復以及協助肝臟解毒機能,飲食可多吃朝鮮薊、甜菜、荷蘭芹、螺旋藻等食物。」

因為他腹部超音波顯示有輕度纖維化情形,我又另外開了 萃取物補充品,因為此中草藥成分可以抗發炎,並能抑制肝臟纖維細胞的生長,研究顯示它可以提高肝臟受損老鼠七至八成的存活率。

其實肝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營養肝臟的食品相當多,必須深入瞭解其機轉才能使用的得心應手。祝福天下B肝患者接能免於『肝』苦,快活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博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